上台的勇气——0122半月记

到了写半月记的日期了,不过快要过年了工作上事情不多,写一点日常的,所以这一篇也就不加密了。

本人写正经文章功底一般,这篇就按老套的高考议论文的格式来写…… 先抛出我的结论:想变得牛A,除了自己要有实力之外还要有上台的勇气,孤芳自赏是非常傻的心态。

不要抗拒表达,这几乎是别人了解你的唯一渠道

今天参加了小米举办的“小米的朋友们”活动,到科技园参观了一圈还蹭了一顿晚饭;为什么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呢,是有一次小米在招募发布会的观众,我和往常一样填了报名问卷;但是这次我鬼使神差的把自己和小米的这十年的故事写了上去(之前都是非常草率的表达一下自己对小米的喜爱)。最后虽然发布会没看上,但是这份答卷被王腾总的小助理发现。恰逢REDMI十周年准备采访一些老米粉,我也就十分荣幸的获得了和腾总一起喝杯咖啡的机会,采访视频还被腾总发到了抖音。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其实自己之前一直没有想明白,你再爱小米、再想去参加活动,如果问卷填的很敷衍,别人也不能从你的寥寥几句中读出你的热爱;必须要推销自己,让人家看到你的诚意,这样才可以有机会。

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钟;

然后就是今天活动中一个24届毕业生的分享:这个同学毕业后入职了美团,但是干了三个月因为种种原因直接裸辞了。之后自然是陷入了找工作的困境中——现在的他已经是debuff叠满了。投出的简历往往没有回应,仅有的几次面试也是屡屡碰壁,最后他决定去西二旗像发传单一样发自己的简历[1],并把自己的经历发到了各个自媒体上。谁知这个短视频小火了一把,之后他再去发简历甚至有人慕名而来,而他最后也如愿进如了小米的宣传部,甚至让副总级别的人认识了他,想必将来也可以平步青云了……

这个例子更是一样,要懂得推销自己。同时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养成分享输出的习惯绝对不是坏事;每个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钟,但是这不代表啥也不干你会自动出名,同时也要考虑你能让这十五分钟发挥多大价值。

多提问多交流,遇到牛人主动学习交流

在公司的社区里看到一个类似销售职位的管理人员写的一些分享,其中提到了他和公司的一位牛人有过交流之后才有这个分享的机会。那么我脑补了一些情节,我觉得是八九不离十的并且也蛮有启发。
他是半路出家,而且可以从销售一路走到不低的管理层,一定是有自己的长处的。 从一篇分享看不出来太多,但是其中提到了一个细节:他和公司的一位牛人有过交流。 他们无论是组织结构、职能、还是工区位置 都绝无交叉点,也就是所谓的“你我本无缘”, 那么想必是他自己去和那位牛人发起了讨论或者是提问。相信这种乐于与牛人交流的精神就是他能够平步青云的诸多原因之一。
所谓牛人,大概率是有自己的长处的。你主动去交流,说不定人家一句话就让你少走不少弯路;难道还等着人家主动来找你?

以上就是最近遇到的一些事,都相对有一点意思,中心也就是一个:多交流多表达,与人互动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所以 无论看到这里的人是光临我博客的客人还是未来的自己,无论你现在有故事还是问题,请上台。

Tips

  1. ^我承认如果是我可能也会想到这个方案,但是我绝对不会去做;有这个时间我可能会选择去背面经……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